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开学三十日》有感

读后感大全发表于2019-07-08 08:46:55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读《开学三十日》有感
吴玲雅

英国作家萨克雷曾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人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假期我有幸拜读了茹茉莉老师写的《开学三十日》。这是一本日记式教育感悟书。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讲述了小学一年级开学三十学日的教育故事,按学日分类,每学日下面设三大板块,分别是“故事告诉你”(每日精选一个绘本故事,结合开学阶段孩子的心理、认知等特点,让故事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散步的蜗牛”(讲述孩子的教育故事,针对开学阶段孩子们产生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探讨)、“智趣语文路”(主要包括开学阶段课堂常规的养成、课外阅读习惯的培育,以及成功课例的记录和剖析等)。该书围绕新生入学如何开好步这一主题,将一些比较严肃的命题柔和地转化成了通俗易懂的故事,契合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家长和老师们对开学教育路径指导的渴求。
茹老师以一年级的新生为例,用一本本绘本、一个个事例告诉我们,让孩子养成习惯,其实是一门艺术。处在小学阶段的儿童可塑性强,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季。如若采用传统的 “灌输”形式和“说教”方法,常常会使他们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茹老师是如何来应对一年级的这一群小萝卜头的。
在每个学日的第一板块--故事告诉你,茹老师都向我们推荐了她给孩子们看的绘本,这些绘本涉及生命、爱、友情、科学、数学等各个方面。通过绘本来渗透养成教育,不仅能拓宽孩子们的阅读面,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更加重要的是,能够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在第四个学日中,茹老师和孩子们一起阅读《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诵读金子美玲的诗《全都喜欢上》。相比于进行“吃东西不能挑食”的传统说教,通过阅读绘本,孩子们能运用想象的智慧,把就餐变成一件快乐而有趣的事。以诵读诗歌为契机,帮助孩子突破就餐时存在的一些卫生细节问题。这样的养成教育何尝不是一种艺术?
从教第一年的我,忐忑不安地被学校里安排去接一年级。在跌跌撞撞中,大半个学期过去了,班里的孩子也渐渐熟悉。但也因为朝夕相处,频频出现因为一些小事而打架的事件。所以我选择了《生气的亚瑟》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当孩子们看到绘本中因亚瑟生气而台风肆虐,大海咆哮,到最后天崩地裂,宇宙都碎成了裂片时,不禁惊叹道:“原来生气会有这么可怕的后果,我以后再也不对人生气了!”“可是,孩子们到了最后,亚瑟躺在床上,努力的想自己生气的原因,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你们还记得吗?”我问道。有几个孩子抓抓脑袋,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忘记了。我又将绘本翻回开头,孩子们这才想起亚瑟生气的原因。一个孩子举起了手,说:“老师,我觉得妈妈让亚瑟别看牛仔片,都是对的,因为都已经很晚了。”另一个经常打架的孩子也举起手来说:“我以后再也不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别人生气了。”瞧,没有对孩子们进行严厉的批评,不停的说教,孩子们通过绘本也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每个学日的第二板块--散步的蜗牛中,茹老师用她和孩子、家长之间发生的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懂得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老师应当放慢脚步,试着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试着和他们一同欣赏美丽人生。每一个孩子都值得我们去温柔对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个少年是多么渴望看到自己的成绩,多么渴望别人承认他的优点和技艺。这种愿望为精神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书中一个名叫跳跳的孩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个非常聪明但又很另类的孩子。面对跳跳自顾自离开位置、出操跑得无影无踪等没有规矩的事情,茹老师没有横眉立目地将他拉到办公室训斥一顿,而是用了“打败捣蛋虫”、“指令训练”等游戏培养跳跳的行为习惯。就像茹老师在书中说的“得让他懂,让他认同”。直到开学的第十七日,一向没什么规矩的跳跳居然开始举手回答问题了。
我当时所在的农村小学,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好多家长都在外打工。由于父母亲知识水平不高,又长期在外打工, 把孩子交给老人,而老人容易溺爱孩子,发现了问题也不知道该怎么管。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骄纵、任性、自私的性格,什么事情都以自己为中心。班里有个女孩子的行为习惯特别不好,总是喜欢向我打其他同学的小报告、逃避值日、欺负同学……我一次次耐心地告诉她:“孩子,这样做是不对。”可是这样灌输式的养成教育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效果。随着她的恶习越来越多,我也渐渐变得暴躁起来。每次都是将这个孩子拉倒办公室然后狠狠地训斥一顿。后来那孩子只是在我面前表现出一副乖乖的样子,一旦我不在,她还是我行我素。正当我对这种情况头痛不已时,我突然想到,如果我去发现这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将它扩大,是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果然,在一次班会课上,我给孩子们分发志愿者们送来的礼物,发了大半个班级,没有一个人和我说“谢谢”。轮到这个习惯特别差的孩子了,她拿到礼物之后,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怯怯地和我说了一声“谢谢老师”。随即我向全班同学表扬了她非常有礼貌,并且希望大家都能够向她学习,也希望她能够改正自己以前的缺点。我看着她有点高兴却又不好意思地地下了头。从那以后,这个孩子的优点越来越多,被表扬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这使我明白了,对待孩子的养成教育,简单粗暴的方法是行不通的,我们应该不论优缺点关注到孩子的每一个小习惯。
在每个学日的第三板块--智趣语文路中,茹老师用日记的形式记录着学校里发生的一件件小事,并且分析和思考事情背后的教育奥秘。茹老师还用各种各样新奇的教学方式,让刚刚进去小学校园的孩子们感到学习语文真有意思。这些都来自茹老师对教育的思考,对生活的留心,对孩子的上心,这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教育态度,也是一种专业的智慧。
例如,在第十三学日,茹老师记录了在拼音教学bpdq的区分。我们大多数一年级的老师喜欢用右下半圆、右上半圆来教孩子,这样混淆拼音的基础上还
混淆了左右两个概念。而茹老师巧妙地运用了扭扭棒,轻松有趣地区分开了。茹老师的教学风格让我钦羡,她摸索出了一条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路,而我希望能通过努力能找到这条路的入口。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一直以来,我们大多数的老师在课堂上遇到问题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在思考“我该怎么教”,却很少有人去想一想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一想他们“想要学什么”。我们总是用成年人的思想来思考如何教学,却不曾想一想刚进去校园的一年级孩子是否能够接受得了。
再如,在第二十三学日中,茹老师提到了浙江大学刘力教授曾指出:教师应该学会“情绪劳动”。这个名词,我是第一次听到,确实,我们作为奋斗在一线的教师,会被各种检查、上课、写各种计划、填各种表格而影响了情绪,对待学也逐渐变得暴躁,毫无耐心。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每天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再走上讲台,面对孩子,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结果?我想,关注自己的心灵和情绪,胜过许多的教学技巧。
茹老师在书中说:“教一年级的日子更需要从容和宁静。”能说出这样的话,需要其中多少的历练和沉淀哪!这已经是她第六次教一年级了。这本书中所记录的故事和经验对于我这样一个进入教育行业不久的教师来说,就像是沙漠中的绿洲一般,在我迷茫的时候带领我发现从教的快乐,我想下次如果我再教带一年级的话,我一定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一年级这群“小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