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西游记》的幽默赏析

读后感大全发表于2017-09-08 10:35:35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西游记》的幽默赏析

《西游记》在第九十九回中,观世音菩萨总结了唐僧在整个生涯(不说是取经过程是由于有好多磨难发生在取经前)中经历过的磨难,本来应该很多了,统计的具体难数有八十个。可重新回到佛门要经历的难数是有规定的,而这个八十刚好和佛门要求差一难。于是,书中写道:“菩萨将难簿目过了一遍,急传声道:‘佛门中九九归真,圣僧受过八十难,还少一难不得完成此数’。”急忙派揭谛赶过去,硬生生地追加了一难,凑成了八十一这个很圆满的数字。从菩萨的记载说起来确实是八十一难,好多人也就很自然地以为有八十一个故事。可仔细算去,整本书却只有四十二个完整故事(看来为了给同门重新恢复佛的身份,菩萨实在也是机关算尽)。这四十二个故事,除了唐僧身世和悟空出世外,都是讲妖魔如何来抢唐僧、孙悟空师兄弟如何保护或者救出唐僧,所以有些故事的情节就难免会有一些雷同。不过,借助于表达方式的变化以及叙述上独特的幽默,《西游记》整本书读起来还是感觉非常有意思的。下面,我们通过平顶山这个前后四回的故事(第三十二回到三十五回)来感受一下作者的这种幽默感。
   师徒四人到了平顶山前,日值功曹变化成的樵夫要警告他们。孙悟空前去搭话,简单地寒暄后就有了这么一段对话:
   行者道:“我们正是唐朝来的。”
   樵子道:“他正要吃你们哩。”
   行者道:“造化!造化!但不知他怎的样吃哩?”
   樵子道:“你要他怎的吃?”
   行者道:“若是先吃头,还好耍子;若是先吃脚,就难为了。”
   樵子道:“先吃头怎么说?先吃脚怎么说?”
   行者道:“你还不曾经着哩。若是先吃头,一口将他咬下,我已死了,凭他怎么煎炒熬煮,我也不知疼痛;若是先吃脚,他啃了孤拐,嚼了腿亭,吃到腰截骨,我还急忙不死,却不是零零碎碎受苦?此所以难为也。”
   樵子道:“和尚,他那里有这许多工夫?只是把你拿住,捆在笼里,囫囵蒸吃了。”
   行者笑道:“这个更好!更好!疼倒不忍疼,只是受些闷气罢了。”
   樵子道:“和尚不要调嘴。那妖怪随身有五件宝贝,神通极大极广。就是擎天的玉柱,架海的金梁,若保得唐朝和尚去,也须要发发昏是。”
   行者道:“发几个昏么?”
   樵子道:“要发三四个昏是。”
   行者道:“不打紧,不打紧。我们一年,常发七八百个昏儿,这三四个昏儿易得发,发发儿就过去了。”
   非常搞笑的对话,发生在陌生人之间(当时孙悟空并不知道这个樵夫是值日功曹,因为他没有动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当然值日功曹知道孙悟空,他本来就是专门在那里等着给他们报信的)。对于没有发生的事,说的像真的在发生一样,可两个人都那么一本正经的。这可以看成是一段相声。
   接下来的故事中,孙悟空假意哭泣,骗来支配猪八戒的权力后,让猪八戒去巡山。“那呆子就撒起衣裙,挺着钉钯,雄纠纠,径入深山;气昂昂,奔上大路”。走了七八里路,把钉钯撇下,掉转头来,望着唐僧,指手画脚的骂道:“你怕软的老和尚,捉掐的弼马温,面弱的沙和尚!他都在那里自在,捉弄我老猪来跄路!大家取经,都要望成正果,偏是教我来巡甚么山!哈哈哈!晓得有妖怪,躲着些儿走。还不彀一半,却教我去寻他,这等晦气哩!我往那里睡觉去,睡一觉回去,含含糊糊的答应他,只说是巡了山,就了其帐也。”这段话里,猪八戒骂唐僧和孙悟空也就罢了,我想不到他会骂沙僧,更想不到他用了一个词:面弱。而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是说沙和尚没有面部表情还是说他长得不好?搞不清楚。这时的猪八戒当然不知道孙悟空已经变化后附在了他身上。看到猪八戒骂完自己又睡觉,孙悟空就变成了啄木鸟,“照嘴唇上扢揸的一下”。猪八戒看清楚是个啄木虫,就咬牙骂道:“这个亡人!弼马温欺负我罢了,你也来欺负我!我晓得了,他一定不认我是个人,只把我嘴当一段黑朽枯烂的树,内中生了虫,寻虫儿吃的,将我啄了这一下也,等我把嘴揣在怀里睡罢。”那呆子毂辘的依然睡倒,行者又飞来,着耳根后又啄了一下。呆子慌得爬起来道:“这个亡人,却打搅得我狠!想必这里是他的窠巢,生蛋布雏,怕我占了,故此这般打搅。罢!罢!罢!不睡他了!”
   这一段里猪八戒的呆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说啄木鸟的一段话,真不知道作者是怎么想的,实在可以划归于神来之笔。接下来就是著名的编谎场景。
   那呆子入深山,又行有四五里,只见山凹中有桌面大的四四方方三块青石头。呆子放下钯,对石头唱个大喏。道:“我这回去,见了师父,若问有妖怪,就说有妖怪。他问甚么山,我若说是泥捏的,土做的,锡打的,铜铸的,面蒸的,纸糊的,笔画的,他们见说我呆哩,若讲这话,一发说呆了,我只说是石头山。他问甚么洞,也只说是石头洞。他问甚么门,却说是钉钉的铁叶门。他问里边有多远,只说入内有三层。十分再搜寻,问门上钉子多少,只说老猪心忙记不真。此间编造停当,哄那弼马温去!”
   等他的谎言被孙悟空揭穿后:
   那呆子只得爬起来奔上大路又去。你看他疑心生暗鬼,步步只疑是行者变化了跟住他,故见一物,即疑是行者。走有七八里,见一只老虎,从山坡上跑过,他也不怕,举着钉钯道:“师兄来听说谎的,这遭不编了。”又走处,那山风来得甚猛,呼的一声,把颗枯木刮倒,滚至面前,他又跌脚捶胸的道:“哥啊!这是怎的起!一行说不敢编谎罢了,又变甚么树来打人!”又走向前,只见一个白颈老鸦,当头喳喳的连叫几声,他又道:“哥哥,不羞!不羞!我说不编就不编了,只管又变着老鸦怎的?你来听么?”
   这种文章,你只能说是锦心绣口,我想作者在写这一段时也应该是边写边笑吧。
   猪八戒终于见到了群魔,当小妖们对着影神图看时:
   八戒听见道:“城隍,没我便也罢了,猪头三牲,清醮二十四分。”口里唠叨,只管许愿。
   那怪又道:“这黑长的是沙和尚,这长嘴大耳的是猪八戒。”
   呆子听见说他,慌得把个嘴揣在怀里藏了。
   那怪叫:“和尚,伸出嘴来!”
   八戒道:“胎里病,伸不出来。”
   确实很有意思!猪八戒为了让影神图上没有自己,居然不停地向城隍神许愿,许愿中居然还有“猪头三牲”,亏他怎么想的,哈哈。
   等猪八戒被妖怪抓住之后:
   老魔道:“兄弟,错拿了,这个和尚没用。”
   八戒就绰经说道:“大王,没用的和尚,放他出去罢,不当人子!”
   这两段里猪八戒甚至和妖怪都要玩幽默,这种叙述方式,我是只有感叹。
   接下来银角大王装扮成受伤的道士,用三座山把孙悟空压住,把沙和尚和唐三藏、白龙马一起抓进洞去。孙悟空从三座山下出来后,也变了一个老道士,这样就演出了“装天”的骗局。然后跟随两个小妖,打死了二妖的母亲,自己变化后,进了二妖的洞窟,在接受拜礼时,被猪八戒看穿。原因竟然是孙悟空“弯倒腰叫我儿起来,那后面就掬起猴尾巴子”。变化被识破后,孙悟空与二妖争斗结果被幌金绳捆住,拴在柱子上。他把金箍棒变成小锉,锉开圈子后,和猪八戒的一段对话也十分有趣:
   八戒又在梁上喊道:“不好了!不好了!拴的是假货,吊的是正身!”
   老魔停杯便问:“那猪八戒吆喝的是甚么?”
   行者已变做小妖,上前道:“猪八戒撺道孙行者教变化走了罢,他不肯走,在那里吆喝哩。”
   二魔道:“还说猪八戒老实,原来这等不老实!该打二十多嘴棍!”
   这行者就去拿条棍来打。
   八戒道:“你打轻些儿,若重了些儿,我又喊起,我认得你!”
   行者道:“老孙变化,也只为你们,你怎么倒走了风息?这一洞里妖精,都认不得,怎的偏你认得?”
   八戒道:“你虽变了头脸,还不曾变得屁股。那屁股上两块红不是?我因此认得是你。”
   行者随往后面,演到厨中,锅底上摸了一把,将两臀擦黑,行至前边。
   八戒看见又笑道:“那个猴子去那里混了这一会,弄做个黑屁股来了。”
   这里你实在想不出是他们师兄弟在斗气还是在和妖怪争斗?猪八戒确实呆,可孙悟空在知道猪八戒是通过红屁股认出自己后,居然会忙里偷闲地到厨房用锅灰来抹黑自己的屁股,这事还发生在妖怪洞里。实在可以算成是匪夷所思了!
   孙悟空偷梁换柱之后,以“者行孙”为名来争斗,结果被装进了净瓶,设计逃脱后,又化名“行者孙”,和二魔争斗时同时拿出了紫金红葫芦,还说是什么一雌一雄,这个玩笑已经开得没边没界了,还要在叫银角大王时说“那怪不敢闭口”,真想不到这也能算理由。文是要放荡,可这也太放荡了吧。
   银角大王被装进葫芦里,孙悟空怕他学自己,就不停地摇动葫芦。而小妖报告老妖时却说孙悟空是在拿二妖在“葫芦里发课”。老妖伤心时,猪八戒再次跳了出来:
   猪八戒吊在梁上,听得他一家子齐哭,忍不住叫道:“妖精,你且莫哭,等老猪讲与你听。先来的孙行者,次来的者行孙,后来的行者孙,返复三字,都是我师兄一人。他有七十二变化,腾那进来,盗了宝贝,装了令弟。令弟已是死了,不必这等扛丧,快些儿刷净锅灶,办些香蕈、蘑菇、茶芽、竹笋、豆腐、面筋、木耳、蔬菜,请我师徒们下来,与你令弟念卷受生经。”
   那老魔闻言,心中大怒道:“只说猪八戒老实,原来甚不老实!他倒作笑话儿打觑我!”叫小妖:“且休举哀,把猪八戒解下来,蒸得稀烂,等我吃饱了,再去拿孙行者报仇。”
   沙僧埋怨八戒道:“好么!我说教你莫多话,多话的要先蒸吃哩!”那呆子也尽有几分悚惧。
   旁一小妖道:“大王,猪八戒不好蒸。”
   八戒道:“阿弥陀佛!是那位哥哥积阴德的?果是不好蒸。”
   又有一个妖道:“将他皮剥了,就好蒸。”
   八戒慌了道:“好蒸!好蒸!皮骨虽然粗糙,汤滚就烂,棬户!棬户!”
   读这种文章,你能说的只有一句“亏他怎么想的!”,而李贽的评语却简单,就是连续的一个字:趣。
   悲愤的大妖和孙悟空争斗,尽管用芭蕉扇扇起了大火,却也被孙悟空杀尽了小妖,偷走了宝贝。他只好逃到别处去了。结果,孙悟空救出师父及两师弟,吃饱喝足后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前来报仇的金角大王被装进了净瓶,残余妖怪被三兄弟全部消灭。而最后的结局,其实是大家都能想到的,只不过不清楚这两个妖怪的幕后主人是谁。在师徒们准备上路时,这个幕后主人终于露面了,是太上老君。原来葫芦是他盛丹的,净瓶是他盛水的,宝剑是他炼魔的,扇子是他搧火的,绳子是他一根勒袍的带。那两个怪:一个是他看金炉的童子,一个是他看银炉的童子。而他们是观世音菩萨借来专门考验他们师徒取经决心的。
   《西游记》中的幽默一般都是围绕着猪八戒展开的。这段故事里,也是涉及到猪八戒的居多。这当然有说书人的功劳(说书人总会在故事中加进一个逗乐的角色,就好像传统戏剧中的丑角一样,而这个角色在故事中往往比主角更加惹人喜爱),而据说是作者的吴承恩改变的功劳当然更是不能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