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作品读后感
川端康成、太宰治、芥川龙之介、村上春树,安房直子等日本作家写的书给人感觉就像是飞向蓝色太阳的伊卡洛斯,高高飞起,高高坠下。有的写书带着一股淡淡的、深深的,直击内心的忧伤,有的日复一日处于不安的状态、有的总是在追逐探寻,有的抽丝剥茧描写生活中的苦难与哀伤。
高中的时候大量阅读了村上春树的书,村上春树的书我基本都看过,看完《挪威的森林》和《1Q84》后一一阅读,《且听风吟》、《一九七三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地下》、《地下2》、《悉尼》、《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舞!舞!舞!》、《国境以南太阳以西》、《奇鸟行状录》、《斯普特尼克恋人》、《海边的卡夫卡》、《天黑以后》、《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都看过,书名带有诱导意味的短篇小说也都看过,像《神的孩子全跳舞》、《遇到百分百的女孩》也都看过。
当时我不太合群,很多班级活动都不参加,平时也只是和宿友、同桌和同好交流。冯唐说过避免油腻的多个要点,其中一个就是不要总是回忆过去,我当时脑子里总是会浮现过去的记忆,会反复后悔,所以提不起劲和人交流,看书的时候会抛开这些,因此就一直看。川端康成半夜惊醒时听到的《山音》,村上春树的打破黑漆漆的铁箱的《午夜的汽笛》,太宰治《人间失格》中脑子里常在的父亲的责骂,安房直子《黄昏海的故事》里追着朋友的幻影奔跑——萤火虫…看完这些书后,我时常回想起的事情就会替换成书中的内容。半夜醒来,听着连日高温下的蝉鸣,在房顶眺望大山;验光替换眼镜,在框架内看着车窗外川流不息的车;在深水区游泳,池底倒映下方块蓝的池水浸入耳朵的声音。文字是人自己创造的,“开心”“难过”这些词语原本没有意义,结合人的感受和经历就有了意义,作家们把自己的感受描述出来传递给读者,读者通过阅读作家们的文字体会这种感受,等自己碰到类似的时候,这种感受又会涌上来。
村上春树写的书大多都是奇幻小说。在对现实世界的描述中加入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就比如蒙克的《呐喊》,双手捧着脸呐喊,扭曲的画面,丰富的色彩,冲击感十足。将人的感受描述出来很难,描述出来的就是一流的作家。看奇幻小说的时候大概是这种感觉——“今天我很橙子。”橙子是一种水果,用橙子来代替人的感受,反而能描述清楚作者想传递的感受。
我记得哲学有三大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村上春树的书中的主角常常是迷茫的,没有目标。举个例子,像《海贼王》《火影忍者》等漫画里的主人公,就常常把“我要成为海贼王!”“我要成为火影!”这些挂在嘴边,并坚持不懈地为此努力。而村上春树的作品里的主角们虽然都是聪明人,有能力的人,但并没有为了某个目标而努力,只是因为当前有需要,而去做相应的事情,在碰到带来“刺激”的事件和人之前,主角们都处于一种停滞的状态。不单单指物理层面,同时指内心。而接受这些“刺激”后,就像是在电影院看一整天的好电影,书中主角会在经历中不断地去思考自己思考人生(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比如《挪威的森林》里好朋友自杀后,主角陷入了停滞,在与直子、绿子和其他人的接触中,重新复活。《海边的卡夫卡》中少年线主角开始做预知梦后,开始“运动”。基督教文明很喜欢讲预言,北欧神话里诸神黄昏注定到来,希腊罗马神话命运三姐妹下的纺绳跳跃着凡人的命运,童话睡美人被偷亲嫁给王子,哈姆雷特错杀自己的朋友…预言更多时候像是一种讨厌的诅咒。《1Q84》青豆和天吾在两个月亮的世界中交际,抚慰彼此。《舞!舞!舞!》中有一段话对主角们这种“运动”的状态有进行描述:“跳舞!你要不停地跳舞!不要考虑为什么跳!意义本身就不存在,一旦你停下来,就会陷入另一边的世界。你要不停地跳舞!咬紧牙关!”我个人觉得村上春树的“跳舞”指的是思考,不思考的人就会“炸面圈化”,空心失去内在。村上春树很喜欢长跑,在跑步的时候思考,小说里的角色也是这样。
“不停地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