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战争与和平名著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发表于2021-02-07 11:25:01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战争与和平》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篇1

  在合上书的一刹那,闭上眼睛,有一股浩大而包容的清风久久拂过我身:风中没有战争的鲜血和硝烟,没有身体的伤痛和心口的疮疤,没有生与死的泪水,没有爱与恨的目光。唯有一股永恒生活的气息,从质朴的文字间向我吹来,以历史的面貌和丰富得难以猜透的本质,告慰了我的灵魂。

  有人将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进行对比,认为托尔斯泰是一名伟大的艺术家,却不是深刻的思想家。虽然我还没认真比较研究过二者的差异,也无此等功力;但我觉得,托尔斯泰作品的思想性也许较陀氏逊色,但比之二三流作家仍能做到俯视。他的作品不光折射了历史,更充盈着对于人民的同情与关怀,同时把人性中美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想起了安德烈和娜塔莎的爱情,那样真切而易碎,美妙与不幸共存:如同一面镜子,反射着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与内心。如果是浪漫主义的写法,也许安德烈会不顾老公爵的阻挠,和娜塔莎私奔;也可能与她私定终身,最终双双走向悲剧的结局。但托尔斯泰描写的是生活本身。在那样背景与环境下,作为一名带有贵族荣誉感和责任感的公爵,安德烈必然会答应父亲的要求,与娜塔莎定下一年的婚约;而娜塔莎作为一位情窦初开却没有经验的小姐,也必然会投入到对其大献殷勤的阿纳托利的怀抱中。作者安排的只是波折的情节,而人物就像真实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做出必然的、最合理的选择。这让他们那样富有感染力,我读到他们时,忘记了作者而体验到生活本身带给我们的感动。

  当安德烈在战场上负重伤时,历经磨难后成长了的娜塔莎来到他的床前:

  “请您宽恕……”“宽恕什么呢?”“宽恕我的行为。”娜塔莎吻着他的手,颤抖着说。 安德烈看着她的眼睛:“我比过去更加爱你,爱的更深。”

  这只是很朴素的一段对话,但在了解了二人过去辛酸的恋情以后,在了解了二人因为战乱,生活的改变引起的灵魂的成熟以后,我读出了一种真正的精神性的爱。安德烈经历了生死的一瞬,他终于觉醒,了解到“神圣的爱”的本质含义,也宽恕了所有伤害过他的人。他的人性也渐渐被金黄的神性所浸染,迈向了宗教所追求的一种完美的精神世界。如果说先前安德烈爱上舞蹈时美丽欲滴的娜塔莎有情欲的因素,那么现在他面对娜塔莎“消瘦,苍白,嘴唇肿胀的脸”,表达的则是对于一个美好心灵的热爱。使我们醍醐灌顶的这种爱之涵义的表述决非说教似的灌输,而是像一条温暖的河流,从安德烈或托尔斯泰那里直接流淌到我的心中。

  读了这部书,我印象最深第一是这种“神圣的爱”,第二就是俄国农民的生活和思想。作为一名“忏悔的贵族”,托尔斯泰有着他关心底层人、体谅农民的一面。这不仅表现为力图还原他们的自由身份,他躬身垄亩,作为一名观察者和不完全的实践者,与那些农民呼吸着同样的空气,甚至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建立了一套思想体系。这种思想力图使俄国走向贵族与人民思想上的大同,结合为一个接近“同呼吸,共命运”状态的一种共同体。

  在书中出现了普拉东这样一个农民的形象,他和皮埃尔同处在战俘营里,用他的乐观和淳朴感动了皮埃尔,使他重拾了信仰。作者将普拉东描绘为一个圆形的形象,说他身体的各个位置都是圆形的,说他是“一切俄罗斯的、善良的和圆形的东西的体现”。我想这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作者观察到的许许多多俄罗斯底层的农民:他们贫穷,落后,然而快乐、圆滑,可以在任何艰苦的条件下生存。我读到这里不由得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同样处于底层,同样以一种快乐的姿态示人,甚至连死亡都一样,被上位者所枪决。二者的共同点让我看到了普拉东本质的愚昧和低微,但割去了他的阶级属性,从人性的角度来讲,他又是那么单纯和快乐,以致我难以对他下任何干脆的断语。在当时的情况下,革命的火焰尚未燃起,农奴制难以被轻易根除:这种快乐的处世态度,究竟是该提倡还是反对?若反对,农民岂不是失去了幸福的权利?

  也许信仰也是一方面,支持起被压迫的农民的是例行的晚祷,即使他们不知晓宗教的意义,但仍能感受到一种慰藉作用。我想,这可算做另一种精神胜利,但那个时代俄国的农民是没有条件进行反抗的,因此他们比阿Q值得同情得多。想到面对苦难却难以做出反应的这一人群,一种无奈之感会油然而生。就像当时的托尔斯泰,面对农民们的满足和乐观停止了物质上的施舍,开始痛苦地反思自己与他们的不同点以及改变的可能。

  他反思的结晶我并不了解,但列宁评价说:“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所以国内外的那些偏偏想把他学说中最弱的一面变成一种教义的”托尔斯泰主义者“是十分可怜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这或许是一个革命者能给予他的最公允的评价了。

  不管怎样,托尔斯泰伯爵尽管没有领导革命,甚至没有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预言到革命,但他的作品却成为革命的土壤,鼓舞着一代代的年轻人。他以自己贵族的身份,深入浸泡到农民“兄弟”的现状和心灵中去,并揭示出这些苦痛却不渺小的灵魂。这种行为本身就值得每一位人类赞美,他正是自己所写的“神圣的爱”最为深刻的践行者。

  每一位伟大的作家,其人就像其作品一般崇高而令人钦佩。我想,即使不阅读这样的巨着,只要能理解托尔斯泰的行为,体察到他的生活,也足以为其所倾倒了。就如维特根斯坦所说:“他是一个真正的人,他有权写作。”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篇2

  《战争与和平》是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留给世界文学史的一部不朽名著。小说《战争与和平》以库拉金、罗斯托夫、鲍尔康斯基和别朱霍夫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为情节线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十九世纪初到二十年代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小说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那气势磅礴、宏大复杂的结构与严整有序的布局。以下读后感由第一范文网站为大家整理提供,希望大家喜欢。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小说,这部长篇巨制中,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小说从家庭生活场景和战争场面的描写入手,站在宏观视角,描绘了19世纪俄国的社会生活。

  首先,小说人物处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战争与和平》多出运用对比的手法,用其浪漫色彩的语言来劝勉世人。并不写一些“高大全”的人物,小说中,有渐渐由有许多不良嗜好一步步蜕变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的比埃尔;也有在国难当头只是仍然寻欢作乐,沉浸在奢华糜烂的生活中无法自拔的艾伦等贵族。

  在描述他们的时候,作者是想通过描写来表现自己心中美好的愿景的,但是他还是会从一个人不成熟的一面写起,这样也更加的真实动人。也许有人会说,像小说描写的比埃尔参加决斗,娜塔莎甘愿离家出走追求所谓的爱情是一种不好的,不应该写的东西。那就有失偏颇了。我国近代的学衡派,观点保守,他们也认为西方一些小说描写一些社会中的负面信息,这样是令人作呕的,是不良的。但是大家细看小说又会发现,其实,在比埃尔参加决斗之后,又描写到他的对手其实在家中是个孝子,是个对待自己姐妹很和善的人。小说中还写到比埃尔在决斗前后内心的斗争与挣扎……这写情节真切地反映出,描写不良的事情,有没有经过作者自己的真实的、诚实的思考,托尔斯泰在写这部作品的时候,有没有经过这样的思考是显而易见的。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有作家只是单纯描写不良的事情,而命运在之间穿插或者是引导读者作出理性的思考,那么这样的作品就只能是一种宣扬腐朽、落后文化的载体。

  描写出他们渐渐“成长”的一面,这也使得小说的任务形象更加丰满。小说中的人物娜塔莎据说原型是托尔斯泰的母亲,但是在小说中,也写到娜塔莎遇见所谓的爱情时迷失了自己,无法理性进行判断,险些被恶人诱拐,差点就酿成大错。比埃尔呢,在小说的上半部分,是一个贪图享乐,脾气暴躁的人,但是他通过各种方式,找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下苦工夫改变自己,使得自己的性格更加趋于完善,也许,他是作者美好的期望吧。

  其次,这部小说还在分析历史的成因有不同于一般思维的特点

  用哲学的角度分析历史的成因以及历史人物活动与历史演变的关系,而不再是用以往其他人的那种唯心主义的眼光片面地看待历史的演变过程(小说中提到的英雄人物决定历史进展显然是唯心的、不合逻辑的),这又是它与其他小说不同的一点。悲伤而有冷静,欢乐而不是风度。它从一个全面、客观的角度来看待社会生活中的人与事,虽然这部小说被划分在浪漫主义小说中,但我觉得,《战争与和平》是一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比较好的作品。

  从小说的写作方面,我想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第一,在人物刻画方面,小说善于设置矛盾冲突来展现人物性格。《战争与和平》中刻画了两种人物,借用哈代小说的说法,一种就是灵肉性人物。比如娜塔莎;还有一类肉性人物,比如艾伦。这两类人物,在平静的生活中展现人物性格仍远远不够,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更能浓墨重彩地展现人物性格并展现当时社会文化特点。小说通过这种渐进的过程给读者的冲击更加强烈,就像平静的海洋亲眼见到波浪时,还是会被那壮阔的景象所深深折服。

  第二,小说善于描写恢弘的场面,给人以壮阔之美。和《德伯家的苔丝》相比较,我们就可以发现,《德伯家的苔丝》描写的故事情节属于半封闭状态,似乎与外界的联系很少,无论是某个小说人物遭到非议什么的,都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对其产生非议,而不是所谓的“当时社会上”的人。这就有种不太真实的感觉。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或多或少会引起其他社会上的人的反应,而不是单纯地只是几个人在那里发议论。我认为这是《德伯家的苔丝》在叙述中出现的不足。因为作者他已经将故事情境和人物遭遇做了较为真实的处理,而单单在社会环境这一方面处理成与世隔绝的状态,显然有逃避现实之嫌,就像在编织一个梦一般的童话。在《战争与和平》中,作者将人物的一举一动放到“当时的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去,在给人真实感的同时,也是作品的意义更加特别。据说,俄国人是喜欢《战争与和平》的,因为他里面塑造了别佳、安德烈等几个安国人物形象,他们为他们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使得“战争”时期向“和平”时期过度,为当时的社会稳定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宣扬了爱国主义思想。但是我觉得,爱国主义思想是一个国家在任何时期都应该有的,而且,引申开来,小说这种渐进的叙述方式也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看看小说中的人物别佳,他不在战争的场面中时,更多展现为是一个关心周围人的人。当他请求参加军队时,当他冲锋陷阵时,他展现出的更多的是爱国主义。

  我就在想,如果只会空谈爱国主义,是无法达到使被教育者真真正正地培养出爱国主义思想的。只有在孩子小时候就教育他关爱周围的人,在他们长大后,自然而然会热爱他们的祖国。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篇3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的代表作,创作于1863-1869年间。

  小说以1805-1820年的欧洲大陆为背景,在战争与和平的交错中描述了博尔孔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等四个贵族家庭的爱恨情仇。几个主人公在经历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人生起伏之后,最终安德烈?博尔孔斯基在战场上牺牲,皮埃尔?别祖霍夫和娜塔莎?罗斯托娃终成眷属,而尼古拉?罗斯托夫和玛利亚?博尔孔斯卡娅也组成了美满的家庭,小说的叙事部分以两个家庭的幸福家常收尾,令人倍感温馨。

  主人公们生活在动荡期的欧洲,拿破仑治下的法国与亚历山大一世治下的俄国是19世纪初决定欧洲命运的主要力量。托尔斯泰不仅以恢弘的场景描述真实的历史事件,而且在行文中穿插了大量的评述。可以说,对历史的探讨是小说的一大基干,其重要性甚至不亚于几位主人公的命运沉浮。历史如何被描述?推动历史的决定性因素又是什么?这些问题贯穿着小说的始终。

  托尔斯泰以非常写实的手段还原了众多历史场景,182019年的奥斯特里茨战役和182019年拿破仑攻占莫斯科是其中的核心事件。尽管托尔斯泰站在俄国人的立场上描述历史,但如果你想从这部小说里挖掘俄国的“爱国主义”,那恐怕就要略感失望了。在小说中,我们看不到“智慧”的俄国军队,也看不到“英勇”的俄国人民。尽管后人认为拿破仑进军莫斯科是俄国军民故意“诱敌深入”的结果,但托尔斯泰却认为法军得以长驱直入只不过是俄军的内部矛盾和指挥紊乱造成的,而所谓“诱敌深入”之战术只是后人的歌功颂德而已。恰恰是俄军的作战失败在客观上导致了拿破仑孤军深入,并最终使他走向灭亡。历史就是这样,后人根据自己的利益和偏好删减了很多东西,同时也捏造了很多并不存在的“辉煌”和“丑恶”。

  在感情色彩上,我们看不到作为侵略者的法国人有多么“可恶”,也看不出抗击侵略的俄国人有多么“崇高”。托尔斯泰的对整个战争过程的描述是中立的,也是真实的。“侵略”和“反侵略”,“正义”与“非正义”之分不能说完全不存在,但这种区分更多时候只是“政治产物”,是人类为自己的可怕行为寻找正当理由的遮羞布罢了。当这些事件的政治意义被剥离,当一个个平凡的人走上战场去残杀同类的时候,不管你是进攻的一方还是防守的一方,都是罪恶的、也是值得怜悯的。

  尼古拉在追击一个法国军官的时候,因为他的“狼狈相”而心生怜悯。皮埃尔本来打算留在莫斯科刺杀拿破仑,却阴差阳错地救了一个法国军官的命,他还怀着“负罪感”和那位法国军官彻夜畅谈。俄国人是他们的同胞,这没有错,但种族和国别的区分毕竟是人为的、相对的。一个天然且绝对的事实是,同样作为人类的一员,法国人更是他们的同胞。尽管人类总是给战争冠以“正义”、“反侵略”等名号,但这些政治意义难道能改变同类相残的悲剧本质吗?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在纪念某一场战争或战争中的某个事件。但是,我们要纪念战争里的什么呢?在中国,“9.18”、“7.7”、“南京大屠杀”每年都要被纪念,可是大家除了“日本鬼子侵略过中国”之外又记住了什么呢?战争对普通士兵意味着什么,对一个个普通民众又意味着什么(包括日本人),这些基本上被我们忽略了,大家不去从人性的角度去反思每一个珍贵的人类个体在战争中的遭遇,而是都去关注政治意义了。于是,人们一边高呼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却除了“30万”这个注了水的统计数字之外一无所知。

  在史书和历史教材中,平凡的个人只不过是政治巨浪中的一滴水,或者是一大串统计数字中的分子或分母,人性近乎被泯灭了。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正是在这一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它还原了那些被所谓的政治意义泯灭了的最朴实的个体生活,而恰恰是那些个体生活才能反映人类最真实的一面。托尔斯泰在评价拿破仑是否伟大时说到:“哪儿没有纯朴、善良和真实,那儿就没有伟大。”是的,脱离了善恶标准的“伟大”不过是另一种“渺小”罢了。我们的史书和教材可能是为了“普及常识”,有意无意地夸大了那些渺小的“伟大”,却恰恰忽略了“伟大”的立足之本——人性与善恶。

  最后,有必要谈一谈托尔斯泰历史观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回想一下托尔斯泰那个年代的史学,“神的意志”决定历史的观点已被抛弃,伟人意志决定论还在大行其道,客观规律决定论(阶级斗争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什么的)刚开始被大众接受。托尔斯泰把主要的笔墨用在反驳当时还比较强势的伟人决定论上,否认历史的车轮掌握在拿破仑、亚历山大一世或库图佐夫手中。

  一个社会就像一艘巨轮,而作为统治者的行政长官们就像飘在巨轮前面的小木舟。长官们误以为是他们在小木舟上划桨才使巨轮前进,但事实上,真正让巨轮运动起来的是波浪。在惊涛骇浪来临之时,巨轮的抖动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小木舟掀翻。在一个羊群里,总会有一两只羊被养得膘肥体壮,其他羊不明真相,于是把那一两只肥羊视作“天才”,它们就是拿破仑和库图佐夫们。但事实上,特意把它们养肥的是牧羊人,目的无非是最先屠宰。

  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行事,但都在无意中充当历史的工具。19世纪初的欧洲貌似由拿破仑、亚历山大一世和库图佐夫主宰,但他们又何曾使历史的进程和自己的意志相吻合呢?人之外的要素构成了“必然性”,它和人的自由意志一起干预历史进程,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亦无绝对的必然。托尔斯泰将两者间的互动称之为“法则”,至于这个法则如何理解,恐怕要见仁见智了。是黑格尔所说的“绝对精神”?是唯物史观中所说的客观规律?还是“上帝的计划”与人的意志之间擦出火花?这是一个有待思考的问题。

  如果说《战争与和平》的时代背景和故事背景主要唤起历史观方面的思考,那么小说的情节则更多地体现出信仰因素。关于这一点,将在这篇读后感的信仰篇中有所探讨。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篇4

  有人说,托尔斯泰画了一头大象,少数人看到了鼻子,更多人啥都没有看到。《战争与和平》就是这样一部伟大的小说,而托尔斯泰也是个伟大而充满魅力的人物。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次读这本书,总觉能读出新的东西,这也是名著的魅力所在吧。

  在《战争与和平》中,作者展示了十九世纪初叶,在欧洲所向无敌的拿破仑,开始把他征服的目标指向俄国,以此背景引发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

  书中以博尔孔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以及库拉金四大家族的际遇兴衰投射到战争与和平的大背影中。托尔斯泰在描绘错综复杂的人物命运和历史场面之余,详细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精神追求。这些人物的喜怒哀愁和生活琐屑,充实了小说的骨架,编织成一个个生动逼真的历史画面。他把战争与和平,军队与社会,上流与下层结合起来,展现出了一副波澜壮阔的时代风貌,人性和灵魂也在内外环境的双重因素下不断变化着。托尔斯泰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东西,包括这个世界上最为深沉的感情和悲悯,从而表达了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

  他对自己这部作品的评价是:“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文字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它带给人的,往往包括万物遵循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

  所以,看完了这本书,不仅看到了战争和民族的历史,还看到了在战争与和平的转换中活生生的人和他们的心灵。它传达了人类探索生命的意义,乃至一次能够带来哲学启示的精神活动。用生命本来的意义呼唤我们去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思考而感受人生。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篇5

  作为一位读者,爱一本书是多么自然的事。

  《战争与和平》带给人无边的理想和希望,带给人信仰。是的,我想我是陷入了另外一种状态,不仅仅因为托尔斯泰那高超的艺术,而且因为他在书里所描述的那种广阔博大的情感世界与深远浩瀚的精神境界。它征服了我,影响着我,使我幻想自己也能够抛却卑微的尘世生活,融入到那样的世界——爱的世界,融入到永远明亮,永远纯洁,永远跳动着爱的温暖的火焰的世界。

  刚开始阅读这本书,犹如在一个巨大的阴影里徘徊。良久,视觉范围闪现出一个模糊又清晰的印象,后来便豁然开朗了。其中描写了历史上真实的人物拿破仑、库图佐夫以及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也写了人们的理想和鼓舞人心的目标,歌颂了俄国人同仇敌忾的抗敌精神和震惊世界的伟大胜利。我感觉到,托尔斯泰不只想诉说这些,更重要的是要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这个世界本是一个整体,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无论托尔斯泰自己,还是他的国度。他所描绘的战争,他笔下的人物,无论善的、恶的,甚至所有的一切,一切的一切,都是这个完整整体的一部分,都铭刻着这个整体的烙印。这个整体在他看来就是真理,就是爱。正如他在书中写到“是的,爱,但是,不是对某种东西,为了某种目的或者出于什么原因的爱,而是初次——就是我要死的时候,看见我的敌人,我依华考|zk168然爱他的那种我所体会到的爱。我体会到那作为灵魂本质的不需要对象的爱。我现在体会到这种幸福。爱邻人,爱自己的敌人。爱一切——爱上帝所体现的一切。”

  这句话使我感受到爱弥散天宇,遍及四海。世界上没有比它更加有力的事物了,因为只有它,可以消除一切差别,包容一切苦难,消灭一切恶的根源。它使这个世界再没有个体的界限,再没有彼与此的分别,没有仇恨,互相平等。是的,我们都在里头,每个人,每个动物、植物,还有那些没有生命的事物。

  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言:“人同河一样,每条河有时窄,流得急;有时宽,流得平稳;有时混浊,有时澄清;有时凉,有时暖。”人也是如此虽都有人类品性的根苗,但表现出的却各不相同,书中的各种人物也是因为爱而融合的。

  由此不由使我想到战争的意义是什么呢?战争从来不能赢得它们想赢得的东西——真正的对于一切的占领,因为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占领和统治,无法通过战争这种方式来完成。

  虽然战争能够使我们收获一点什么,但对于人民来说更向往的是和平、充满爱的境界。从这本书中我获得了很多,最令我感动的是托尔斯泰所带给我们的广阔博大的爱,他深深爱着这世间的一切。即使无法达到这样一种爱的极至、超脱、完美,但他使我们学着去拥有一颗博爱的心,我想这便是此书所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