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红与黑》读后感——关于人物

读后感大全发表于2020-04-23 09:59:05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红与黑》读后感——关于人物


    (一)于连
    于连出身于木匠家庭,地位低下,经常受到别人的歧视,即使在家里,他也经常受到父亲和哥哥的打骂,父亲与哥哥作为他的亲人,没有一个人能理解他,连最起码的亲情,他也没有感受到。老军医使他受益匪浅。在老军医那里,于连以他的聪明智慧,学到了很多知识。因为受到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精神的影响,他确立了自己的平民反抗意识与平等意识。而他生活的年代却是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这是一个一切都由地位和财富决定的年代,因此社会地位低下的他决心出人头地,跻身上流社会。可以说他是19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个人奋斗一者的典型。
    于连形象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他的矛盾性,是典型的圆型人物,具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既反映了法国当时同阶级的人物共性,又带有自己鲜明生动的个性。他的性格复杂、矛盾,有一切人共有的两面性,体现人性的光辉,但有一个性格轴心即确立自我,可谓具有典型的艺术魅力和审关效果。他的性格呈现出矛盾的方面,体现人的内心深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特征,具有丰富多彩的生命内涵。而这个形象也有其真实性,代表了法国及全人类的特征,含有深刻的历史意蕴。
    当于连的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向他所仇视的那个阶级和他所抱定决心加以反抗的社会屈膝投降,乞求和接受它的恩赦。这样他在肉体上虽然能够重生,但在精神上却将宣告死亡。另外,就是忠实于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把对人生的挑战进行到底。这样,于丽娜就必须挺身赴死。于连选择了死亡,忠实了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从表面上看,于连蔑视当时法国社会的一切道德规范。但他所践踏的,却是那个腐败社会中,人们仅仅挂在口头上、谁也没有愿意真正遵守的虚伪的道德信条。于连是一个大胆的说谎者,但这是因为欺骗和谎言已经成为那个腐败社会中人们借以谋生的手段。他公然宣称自利是人的本性,但那些高官显贵们正是在“为社会服务,为公众献身”的招牌下,为自己及家族肆无忌惮地谋取私利。
    (二)特·瑞那妇人
    特·瑞那妇人十六岁就嫁给了庸俗的特·瑞那先生,每当她向丈夫诉说冷暖病痛时,丈夫总以粗鲁的笑声作为回答,因为在他看来“女人这个机器,老是有东西需要修补”。这种态度常使瑞那妇人感到憎恨。于连的出现唤醒了她心底的情爱的本能。于连俊秀的外表吸引着她,于连的知识、温柔打动着她,使她的心中充满了少女般的狂热的情感。在她的眼里,没有世俗的出身、门第、血统,她眼中的于连“又高贵又傲慢的心灵里有着迷人心魄的光辉”,终于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情感,投入热恋中。
    因为年龄,她总是时常担心于连不爱自己,与女仆艾丽莎比较,她是那么地年轻,她担忧着。于连拒绝了艾丽莎,让她久悬的心放了下来。儿子生病,受宗教观念束缚的她,以为是自己的德行败坏,报应到了儿子身上,她痛苦,于连的理解、关心,让她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痛苦。儿子的病好了,他们的留言以漫天飞,无奈于连只能离开。离开维璃叶的前一天,他确认她对他的感情。于连被关进了监狱,她瞒着丈夫来看他,甚至最后逃出来看他。她爱他,不惜一切。
    (三)马娣尔特
    马娣尔特小姐有着高贵的社会地位,性格上单纯、热烈、反叛。马娣尔特对生活的追求更多地表现出执着和义无返顾。她的压力不是来自已的偷情,而是社会地位的悬殊。尽管于连出身低微,但她喜欢于连的傲慢,平民青年的才干、机敏、野心,以及他身上流露出的不可抑制的丹东精神,捣毁了马娣尔特小姐的傲慢心理。马娣尔特小姐久困于上流社会,名和利对她已没有吸引力,于连的出现使她感到欣喜,她希望得到的是畅饮生活畅饮爱情。因此在她身上没有有意的阿谀奉承,违心的溜须拍马,在爱情追求过程中没有恐惧和担心,有的是兴奋、热情、快乐。马娣尔特对生活爱情的追求和渴望是一个人人性的正常要求,无论是父母的反对还是教会的检举揭发信,都不能改变她的执着。甚至愿意抛弃自己的贵族地位、金钱,与于连私奔。马娣尔特以其特有的固执、傲慢坚持自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