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亮剑》原著小说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发表于2019-04-25 08:12:35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亮剑》原著小说读后感
冯文铄


对于《亮剑》的了解,我与很多人一样,是从李幼斌主演的同名电视剧开始的。电视台不停地重播,而《亮剑》经历时间考验,亦不失为一部经典之作。然而,电视剧的情节截止到李云龙被授少将衔为止。这,仅仅是原著内容的前半部分。

由于很多政治敏感性的问题,电视剧不可能将原著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网络上有人很细心地找出电视剧中努力地想要表达原著中后半部分的内容的地方:比如李云龙强调“肃反运动”的危害之重;李云龙和其岳父田墨轩的争执;冯楠很担心赵刚的嫉恶如仇;赵李二人关于未来的对话等等。

如果《亮剑》所要讲述的只是电视剧中表现的内容,那么也就只是一部普通的军旅小说而已。个人认为,小说后半部分才是这部作品的精神内涵的所在。因为前半部分无非是战争年代,以李云龙为首的诸多军人奋战于疆场,驱逐外敌,保家卫国。然后就是解放战争,兄弟相残,成王败寇。当然,从暴力美学的角度也是颇有一观的价值。但是如果全书的重点在此,那么也就流于寻常了。全书的重点,在于叙事主人公身上一直存在的“亮剑”精神,无论是对日寇,对国军,还是对着失去理智和良知的人民和同志!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于日寇的描写,是很客观的,是很尊重历史的。而不像现在电视剧里面分分钟都在播的“抗日神剧”中那样,日本兵都是傻子,八路军神勇异常。中国军人,无论国军还是共军,抗日时都是艰苦卓绝的,情报装备后勤上的差距极大,单兵素质到全局指挥,都是被日军压制的。所谓抗日,果真是以血肉筑长城!而像李云龙部,楚云飞部等对日军负少胜多的部队,不是没有,但绝对不占多数。抗战的形势,很多程度是因为日军两线作战导致的国力难以支持以及国际反法西斯的大环境才渐渐显出有利于我方的。这一点在小说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小说用了大量的篇幅讲了中日在战略相持阶段双方都互有攻伐,难分高下的例子。

李云龙这个人其实应该是共军将领,特别是从红军草创时期走出来的共军将领的一个缩影。文化程度低,纪律性不高,思维灵活,正直善良,对政治不敏感,只会打仗,这些标签可以贴在大多数草根出身的共军将领身上。而赵刚和田墨轩则代表这共产党内部和外部的知识分子,他们有共同点:信仰真理,坚守良知!他们的分歧在于是否信仰共产主义。而且二者身上都有着时代印记(议政,民主,进取)和传统烙印(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而楚云飞则代表着绝大部分为科班出身的国军将领。

怎么说呢?共军将领大抵是比较纯粹的,感情浓烈而直接,更容易博得人们的喜爱,于是从这一点看李云龙是当之无愧的主角。然而我更欣赏的是作者很好地塑造了楚云飞这一人物。

楚云飞这一人物,是当时大部分国民党将领,尤其是黄埔系的真实写照,能领一镇精兵的,怎么说都不是庸才。巴顿将军说过:“战争能荡涤一切污泥浊水。”百战余生,能够撑到败退台湾的将领,基本都应该算作人杰了。电视剧中楚云飞离开大陆前夕捧着一抔黄土的场景实在令人动容。在书中,楚云飞和李云龙之间的纠葛是复杂的,既是惺惺相惜的英雄,又是各为其主以命相搏的对手。甚至在李云龙自杀后,楚云飞还通过广播隔着大海致以悼念。

而赵刚,赵刚是全书悲剧色彩最浓烈的人物,而且他的悲剧结局是可预见的。他宁折不弯,坚守良知的性格导致他在是非黑白颠倒的时刻,不可能见风使舵,甚至连忍气吞声都做不到!他肯定会坦坦荡荡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发出作为知识分子和革命战士的怒吼!但是这也导致了他们夫妇的悲剧收场。丁伟也一样,在彭德怀被打倒的时候,他仗义执言!在被逮捕时他还高喊:“同志们,我们的军队有危险,这种空气太不正常了,连个战功赫赫的元帅按组织程序提点儿意见尚且被定为反动分子,照此下去,将来党内人人都难以自保,好人会越来越少,小人会越来越多,这个党还有什么希望?早知如此,我丁伟当初就不该参加红军,不该参加共产党。”小说中最“聪明”的是孔捷,他选择了隐忍,所以他能等到云开雾散的一天到来。成仁取义难得,忍辱负重更难得!

李云龙一直在成长。从一个漠视纪律的红小兵(回忆中提及),一个为了取胜不惜违抗命令的八路军团长,一个不顾自身危险,和对手以命相搏的解放军师长,一个不知道知识有何用,在军事学院捣蛋惹祸的少将军长,到后来可以独挡一面的,擅长山地、登陆、特种作战的名将。他真的改变了很多。但是有些东西并没有随时间而褪色!不肯服输,是非分明,无所畏惧等等,更重要的是精明!李云龙绝不是一个大老粗,他精得像个地主老财,这是楚云飞和赵刚等人给他的评价,很正确!

然而战争和太平年代的切换也让这个英雄无所适从。20年而已,20年足以让很多东西变了味了。20年前他们辛辛苦苦建立的新中国变得混乱不堪!政治气氛紧张,令人窒息;军队人心惶惶;城市陷入内乱,人民武斗不休……桩桩件件,都让他很困惑!本就对政治不敏感的他完全搞不清楚状况。而且更可怕的是,他渐渐失去了以前怒斥他岳父反革命言论的勇气。自己奋斗了半辈子的,就是这种世道吗?

终于他面临这严峻的抉择!向不向暴乱的人民开枪!那是自己曾经豁出命去保护的人民啊!可是一边倒下的也是自己带过的兵啊!他们也是骨肉同胞啊!他“亮剑”了!他终于还是作出选择。而且最后他死得像个英雄!他不屑于苟且偷生!

“我李云龙这条命虽说不值钱,可也不能被别人轻轻松松就拿走,这活儿得由我自己于,你知道一个军人最体面的死法吗?上吊?服毒?都不行。那是老百姓的死法。告诉你,军人的死法应该是用子弹。你看,我把枪口对准太阳穴,当我扣动扳机时,子弹会从我另一侧太阳穴穿出,随着子弹喷出的是我的血和脑浆,那时你会看到,我李云龙的血是热的,滚烫滚烫的,冒着热气,我的脑浆是白的,像没点好卤的豆腐,糊里糊涂的,这是因为我这辈子没闹明白的事太多。这颗子弹从我太阳穴穿过后,应该打进那边墙里,那墙是灰墙,不会产生跳弹,如果你想留个纪念,就把这弹头挖出来,我送你了。如果你不稀罕,就把它留在墙里,将来不管谁得到它,和我都是个缘分。昭,还有,这颗弹头可能有些变形,因为我的颅骨比较硬……”
请允许我用李将军的爱人田雨在狱中自尽时留下的绝笔来对小说中现实中为共和国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却死于政治运动迫害的诸位英雄表示深切地悼念!那是南宋词人陈与义的《临江仙》: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睛。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