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茶书》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发表于2019-02-15 17:26:21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茶书》读后感

该如何描述这本牛皮纸包裹之下的薄薄的小册子带来的质朴、优美、隽永的感觉呢?我想大约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各个细节都臻于完美吧。我不得不承认,购买此书的初衷是被“小册子”(读起来不累、能够读完)的体量和对“通篇讲茶、通篇无茶”的宣传语的好奇所打动的。用零散的时间读完全书,觉得很值得收藏。
先说形式吧。首先是版式。这种窄小的薄本能够容纳几万字,内容主体再加上“索引”和“译者后记”才凑够了129页。尽管页面的制约非常宽松,行间距并没有选择很大的行间距,段间距较大、大概是2.5倍的字高,形成了一种舒朗却不给人“注水”感觉的版面。下边的页边距大致比大拇指关节弯曲处更长,恰好够单手持握。这种舒适感在阅读中能够时时感受到。标点的悬挂式缩进和数字的奇特形式还是我第一次见到。至于数字为什么是这样,我一直没有想明白。
再说色彩。除了牛皮纸的本色,全书中还出现了红茶一般的红棕色作为章首页标题字体的颜色。这种颜色看上去浓郁、高贵、不喧闹却自然雅致。甚至连装订线都选择的是这种红棕色。当发现这点时,不得不感叹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的到位。牛皮纸也分为光滑的内封和有纹理的护封两层。护封常常让人忍不住摩挲。作为一个“断舍离”执行者,我以前常常把护封丢掉。(现在想来也是够二的。)在做了出版之后,才会把护封攒起来作为资料。我常常在想护封的意义是什么,直到有一天忽然想到,它就像是礼物或者产品的一层包装。这本《茶书》恰恰用了《我们仨》那样的牛皮纸作为外包装,但我觉得横排的纹理似乎更胜于《我们仨》。这样的护封让人怎么忍心丢掉呢?
这本书的整体装帧体现了简洁的特质,简洁得有些过分,却又似乎那么恰当。就像是日本茶道和茶室的内涵体现。从这个角度来看,编者是把这本书的内容吃透了。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外观和内容实现了完美契合。如果把它摆在无印良品的店里去售卖,我想也会非常撘的。而正如宣传语所说,无印良品和原研哉等都与日本茶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说明了什么呢?岂不是说明了这本书的外观设计也深谙茶道精髓吗?相比之下,其它版本的《茶之书》装帧花花绿绿,单看倒是贴近这个意思,但都没有这本书这样更好地把握住了内容的本质。
大谈了形式给人的美的享受,简直想要不说内容了。可是这短短几万言中包含的内容之广泛、思想之深邃、文笔之优美,渗透出的作家精神之健硕、意志之顽强又怎能忽略呢?其实有些内容我也只是匆匆掠过,对于日本文化又知之甚少,很多内容并不能理解。但通过读这本提纲挈领的小书仍然多了解了一些日本。为什么二条城皇宫室内简洁朴素,为什么很多建筑杂志上日本茶室空无一物,却就让人欣赏其中之美,为什么日本住宅室内看上去简洁、平淡,没有过多我们喜欢的一些装饰物等等,更不要提奢华的外表?日式的美学就是如此,而这是长久传承下来的。所以,建筑和物质空间真的就是一个外壳、是表象,不理解其中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是无法深刻理解建筑本身的。
不得不提的就是译文了,记得刚读了几页,我就被这种文字本身的优美打动了。翻译得如此优美,尤其是面对如此晦涩抽象的题材,足见译者的功力。我于是忍不住发了朋友圈,表扬译者。然而我的一位作者给我看了另一个版本的《茶之书》的译文,同样优美,似乎不输于本书。我们探讨的结果是谁的译文更好,似乎很难下结论。因为翻译虽是“二次创作”,是依托于原著,但本身仍有很大的创造空间。那么本文的翻译是不是“过头”了呢?会不会偏华丽了一些呢。这是我后来想的。因为有的句子我们可以想象英文就是非常简洁的,甚至很“直白”的。这真是我的苛求了。
如果说这本书有那么一丁点儿瑕疵,那么就是宣传语中所说的“每页都能够像精装书一样平摊”没有完全实现。个别页和前后页面多少有一些粘连,而这种工艺上的少许不足应该归因于技术上不能完全实现。作为书本身来说,这本书的工艺已经足够追求完美了。致敬并感谢编者、作者、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