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望春风》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发表于2017-09-29 11:06:12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望春风》读后感

捧着这本厚厚的书,轻轻翻开,扉页所见如是“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我看这本书,拖拖拉拉耗了半个来月,前天晚上看到12点左右,终于看完了。昨天晚上又将之前所做的笔记做了一个归类。今晚趁着还有些时间,就把这本书的读后感也一并写了,算是一个正式的告别。
伴随着父亲渐渐矮下去,又渐渐高大起来的背影,一副别样的乡村画卷也渐渐的展开了。父亲的慈爱伴男主角度过了童年,又在童年的尾声中戛然而止。身为算命先生的父亲,并没有在解放初期,给男主角带来多么富足的生活,反而使男主角落了一个小呆子的美名。
在男主角童年生活中,印象深刻的约莫这几件事情。
第一件便是,父亲哄男主角吃肉。父亲说那肉又大又肥,可在碗里只看见三片肉,男主角喂父亲吃了一片。身为读者的我,读到这里眼里的泪就彻底忍不住了。我理解那个时候的贫穷,也理解父亲的爱。第二件便是,父亲将男主角托付到婶子家吃饭,男主角只用几百字就把童年时受到的欺负,感到的委屈,和婶子的刻薄描绘得淋漓尽致。我承认我读到这里是感同身受的,因为在很多年前,我也在奶奶的庇佑下受到了诸多的白眼和奚落。当我再看到书中的内容时,总觉得那就是我。尽管过去了这么多年,我还依然记得,我小时候一个人端着碗,在淋淋的细雨中翻过一个陡峻而湿滑的小坡,冒着被狗咬的风险,去邻居家看黑白电视的场景,那是一段贫穷而又极度富有尊严的日子,扯远了。第三件便是,父亲的死。父亲的棺椁在一个下着大雪的日子里,男主角看着父亲的棺椁一点点的矮下去,又渐渐高起来。最后棺椁上的雪花,一下子就变得那么刺目惊心。第四件便是,男主角对母亲的思念,母亲在男主角眼里是一个虚幻而飘渺的存在。这就是男主角笔下的儒理赵村。
在男主角成年之后,便写到了母亲。
男主角的母亲一直没有固定的形象,男主角小的时候总是把村里面那个风骚而又美丽的王曼卿作为母亲的形象,后来又把德正的媳妇儿春琴作为了母亲的形象。可是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母亲,母亲终究只是一个轮廓,一个捉摸不到影子。当男主角真的以为要和母亲要见面的时候,母亲却不在了。只剩下一卷卷书信,和一坛骨灰。身为读者的我无法去感知男主角心中的悲痛,但是那种感觉却从字里行间慢慢的渗透到我的心中。我于是匆匆转身回望母亲还在,一种莫大的欣慰袭上心头。
最后男主角用较大的篇幅写了春琴。而对春琴这个人物的观后感,我只写了这样一段话:“如母似姐的妻。值得多读多思。”
这本书中的其他人物,高定邦是傻的,同彬是义的,梅芳是勇的,赵礼平是阴的,斜眼是贪的,高定国是精的,老福是慈的,牛皋还活着,朱虎平是痴的,王曼卿是骚的。
儒理赵村,在作者的笔下有“做人不必穿金戴银,凡事要触景生情。”“峻厉”“天命靡常”“三寸气在千般好,一日无常万事休。”“如果撒个小谎没有人相信的话,你撒个大谎,就有人信了。”“眼睛渐渐地沁出一丝幽渺。”“我仍然能感觉到天地的清明,周正和庄严。”“春风望野阔,秋痕入梦遥。”……..等等一系列好词好句。这些好词好句,随意摘抄一篇下来都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这让我想起了文笔优美的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以及曾经读过的《诗经》。但是这些美感仅仅停留在文字基础上。也正是这些美感,让人格外的油腻。
《望春风》前半段是文人的桃花源,后半段是乱世的乌托邦。
从文学层面来讲,纷繁复杂的人物,让人眼花缭乱的用词造句,超长的时间跨度线,以及有点故意卖弄的凄惨都让人不忍卒读。以及后面男主角再回到儒理赵村时,就将前面的桃花源彻底变成了充满意淫味道的乌托邦了。让人读后,总感觉到一种幸福的苦涩之感,那些涉及到的对故土的眷念之情,其实还不够彻底。正因为这种不彻底,就让人读起来有一种矫情而不自知的感觉。
如果彻底一点,那就是春琴死了,儒理赵村也已经土崩瓦解,齑末不存,而年迈的男主角生活无着,既无子女又无亲人。那么男主角笔下的桃花源和现在的凄凉光景比起来,是不是更加撕裂心肝呢?那么男主角对父亲的思念,对母亲的向往,对春琴的爱念是不是更加催人泪下呢?那么男主角对故乡的眷念之情是不是就更加强烈惹人泪下呢?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故事最后的结局是男主角与春琴生活在一起了。
儿时的同彬,龙芳等人也将回来。这么美好的结局那么说好的眷念呢?说好的故乡之情呢?
希望格非大大不要骂我,末了我只说一句:“我亦瞻四方,蹙蹙靡所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