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复盘奈飞》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发表于2021-04-21 10:45:02归属于读后感范文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复盘奈飞》读书笔记

奈飞(也翻译成网飞)是美国流媒体巨头,市值两千亿美元,是互联网不断创新的典型代表。

随着《奈飞文化手册》翻译进入中国,奈飞这家公司声名大噪,很多人把他的一些文化准则奉为圣经。

但我一直对此保留怀疑的态度,写书谁不是突显自己最好的一面,甚至高估、美化了自己。

从《复盘奈飞》我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故事,或者说不同视角的解释。

01

关于本书和作者


这是一本自传,作者是奈飞的创始人马克·伦道夫。什么?创始人不是CEO里德·哈斯廷斯吗?

马克·伦道夫是从0到1把奈飞的想法变成了现实,里德·哈斯廷斯则把奈飞从1到n,把奈飞变辉煌而伟大,成就今天奈飞的人。

马克·伦道夫在奈飞上市1年后,2004就离开了,以至于大众只知道里德·哈斯廷斯,不知道早期的创始人马克·伦道夫。

这本书受到很多人的推荐,比如,爱奇艺(被誉为中国的奈飞)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

还有“颠覆式创新”提出者——克里斯滕森,万通集团创始人——冯仑,孙陶然、周航、王煜全、秦朔、吴声等。

这本书读起来要比《奈飞文化手册》爽多了,以回忆的形式带你按时间从头观看奈飞的最艰难又精彩的成长历程。

这些创业故事,不是霸道总裁式的成功模式,包含了创业者的失败、尴尬、兴奋失落等真实镜头。

对我来说,《复盘奈飞》带来的启发性要比《奈飞文化手册》高的多。前者讲的现实创业是什么情况,后者总结的是公司应该怎样经营管理。

02

主要内容


《复盘奈飞》一共有18章,讲述《好点子的诞生》到《上市》的过程。我简要把他分成3部分。第一部分:创业种子的孵化,第二部分:抚养孩子长大,第三部分:争权、竞争。

第一部分:创业种子的孵化。

创业的点子并不是来自什么顿悟,突然从天而降的创意,他们都是源自创始人的日常生活。

奈飞创业故事被广为流传的版本是里德·哈斯廷斯从百视达租了《阿波罗13号》的录像带,因为逾期,支付了40美元的滞纳金。

因为这个不爽,他想要改变这种规则,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真实情况,奈飞创业没有那么传奇。里德·哈斯廷斯是著名投资人,早期收购了马克、伦道夫的公司,出任营销副总裁。没过多久,他们的公司也被收购了。

在被收购后,他们无所适从,开始寻找新的出路,在探索自己创业的道路。

创业初期,不用说什么只招成年人,因为工作地点、环境、待遇的条件,他们只能招熟人。奈飞前期的员工大都是马克·伦道夫的前同事和下属。

马克·伦道夫是个创意型的领导,想要做个性棒球杆(因为儿子打棒球)、想为宠物狗定制狗粮、个性冲浪板、邮寄个性洗发水等。

但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的本质就是想在网上卖点东西(那时互联网正在兴起),并没有改变世界,造福人类的伟大愿景。

一系列的“好点子”经过创业团队的讨论,基本化为灰烬,甚至邮寄VHS录像带,因为体积大成本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受损的问题,也在测试过程中胎死腹中。

直到DVD在市场的开始成熟,他们的邮寄DVD的模式才成为可行的商业计划。

第二部分:抚养孩子长大

找到了邮寄DVD的商业模式,但怎么运营和管理依然是个大问题。比如,奈飞需要从零开始建立库存。

建立库存需要资金,需要风险投资人,当时马克·伦道夫和里德估算需要300万美元。

马克·伦道夫是幸运的,认识了里德,当时里德要离开硅谷去投身教育事业。里德·哈斯廷斯又出资200万美元,得到了400万股,股份占到70%,但这时的小奈飞,还没到他接管的时候。

但这笔钱并不那么容易拿,里德·哈斯廷斯后来变卦,给马克·伦道夫出了一个难题,200万美元削减为190万,需要马克·伦道夫自己去筹集10万美元。

马克·伦道夫只好硬着头皮,找他的前老板,甚至找母亲,七拼八凑完成了里德的试探,书中描述的感觉就像乞讨。

奈飞初期,马克·伦道夫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不仅要寻找邮寄DVD模式的最优服务方案,还有小到办公场所、办公用品、办公室打扫的琐事管理。

与此同时马克·伦道夫也不断接触外部人才,找到初始团队需要的牛人,雇佣他们来建立影片库存、线上网站的重任。

在书本的描述细节里,还原了很多真实的工作场景。奈飞长大的过程,并不一帆风顺。

比如:网站宕机,邮寄几张DVD比较合理?是出租还是出售DVD光盘?按件付费还是包月?

怎样和DVD厂商合作,发放免费试用卷获去新用户。要不要收逾期违约金(奈飞自己先搞出来)?还有……

当然繁杂的工作中,也有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有一次不小心把色情片刻录进了光盘,邮寄给用户,当天就发现这个乌龙事件,他们立马写邮件给道歉并愿意承担所有损失。但出去的5000张碟片没有一张退回,而且对这个影片的预约暴增。

在奈飞的成长过程中,遇到过很多问题,他们苦苦寻找盈利的方式,不断找风险投资人的资金维持运作。

说实在的,很难总结什么真理,只能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投入到具体的现实工作中,也就是互联网行业的那句老话:小步快跑,迅速迭代。

第三部分:争权、竞争、生存

管理学上有句话:我们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岗位上。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公司的创始人,在奈飞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里德·哈斯廷斯觉得马克·伦道夫已经不能胜任CEO的角色。

为了说服马克·伦道夫,里德·哈斯廷斯准备了PPT,指出马克·伦道夫战略意识不稳定,在判断、招聘和财务直觉方面有问题。

在面对这种关键时刻,马克·伦道夫和我们普通人反应是一样的,愤怒,受伤,面对里德·哈斯廷斯的耐心严肃的详细说明,马克·伦道夫当时心里已经MMP。

这和我们听过新东方、当当的那些夺权故事差不多,马克·伦道夫回到家中,跟妻子袒露心声时,他妻子更是破口大骂。

最终,冷静之后,马克·伦道夫退位给里德·哈斯廷斯,他知道投资人更看好里德·哈斯廷斯的能力,里德能给勉强存活的小奈飞带来更多资源。

为了让公司走的更远,能保证自己和员工的长远利益,马克·伦道夫必须让渡既得利益。为此,他又出让了里德想要的股权的⅓,剩下的⅔由他向董事会索要。(像是200万美元的反击)

崭露头角的奈飞,有2次差点被卖掉。第一次是面对亚马逊,那时的亚马逊还没今天这么厉害,但已经互联网的领跑者。

亚马逊对奈飞估值在小8位数之间,马克·伦道夫有点心动,他有30%的股份,他能从中得到四五百万美元,实现他的财务自由,而且可以避免和亚马逊在销售DVD方面的竞争。

但里德·哈斯廷斯有更大的视野,他看到出租DVD的未来,当然他也有更有底气,里德还有雷普公司等,他本身就是一个身价“大8位数”的人。

最终,还是由里德婉拒亚马逊,在他的运作下还和亚马逊达成跳转引流的相关合作。

奈飞第二次差点卖身,收购方是百视达。当时马克·伦道夫和里德·哈斯廷斯正在和员工度假,为了赶上和百视达的临时面谈,他们穿着cosplay的裙装从员工party出来,根本来不及回家换装,时间紧迫只能花钱坐私人飞机。

那天,里德做了精彩的路演,马克·伦道夫心里有要喊“阿门、兄弟!哈利路亚”的冲动。

但即便如此,在互联网泡沫之后,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受到了质疑,大众担心会一直烧钱。

里德5000万美元的报价,让百视达高管有点想发笑,在报出这个数字之后,收购会议的局面急转直下。

在被百视达拒绝收购之后,奈飞继续艰难的生存之路,每年亏损四五千万美元,为了维持公司运营,还进行了9个月的裁员,精简业务,专注核心业务。

几年之后,奈飞终于挺过了艰难,成功上市。1年后,马克·伦道夫功成身退,成了许多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导师,热衷于企业家精神、创新的主题演讲。

03

从《复盘奈飞》得到的思考


1、 小心故事这种表达形式,我们要有批判性思维。

现在的创业很流行说故事,讲初心,企业文化,价值观这些东西,但你不能无脑全信。

比如,改变世界的新任盟主马斯克,他是特斯拉的创始人,但特斯拉并非他一手打造。

真正的创始人是马丁·埃伯哈德和塔彭宁,2004年埃伯哈德成功吸引了马斯克的关注。在06年推出首款汽车Roadster前,马斯克领投了2轮融资,参与了第三轮融资。

2008年,艾伯哈德失去CEO的职位,他和塔彭宁双双离职,马斯克开始担任领导角色。

为了创始人的身份,埃伯哈德还起诉马斯克和特斯拉,最终私下和解,达成特斯拉有5名正式创始人的认定。

从这个故事,你可能觉得马斯克也不是什么好人。那我要说另外一个故事,《硅谷钢铁侠》中,马斯克创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Zip2,风险投资人逼迫马斯克担任首席技术官。

在和竞争对手CitySearch的合并案中,马斯克想重新担任Zip2的CEO,董事会决绝他的要求,并剥夺他的董事会主席的职位。

Zip2被康柏收购后,马斯克成立X.com,做起金融业务,但几个创始人之间性格迥异,X.com成立才5个月,创始人之一弗里克发动了“政变”,要挟马斯克要么让他担任CEO,要么他把公司的人带走。

马斯克没有妥协,带着剩下少数几位忠心的雇员和公司的外壳,把X.com做起来,成为当时网络支付赛道的主要“跑者”,另外一家是有PayPal这款产品的Confinity。

X.com和Confinity这2家公司经历烧钱大战之后,马斯克牵头拟定了合并条款,并且成为新公司的最大股东,新公司的名字还是X.com。

但在合并后马斯克遇到困难,一系列决策失误后,一群X.com员工聚集在一起,谋划推翻马斯克,怂恿董事会请回彼得·蒂尔担任CEO。

2001年6月,马斯克在公司的影响力迅速消退,当月,蒂尔将X.com更名为PayPal。

但马斯克压下心中的愤恨和斗气,他接受公司顾问的角色,还继续注资增加资金的股份。在2002年以1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eBay,他净赚约2.5亿美元。

然后,才有特斯拉、SpaceX的那些神话般的故事。

在商业世界里,很难从故事里去评价一个人和公司,成败除了个人魅力还有运气等因素。

如果你要了解网飞,你看了《奈飞文化手册》,也该看《复盘网飞》和《不拘一格:网飞与重塑文化》

从这些精彩的,被重新编写过的故事中,我们要学会结合当时的情况,联系实际,来判断哪些事情是更符合事实,哪些事是错误归因,形成自己的认知。

2、 不要纠结对错,关注本身的成长

我们常常有一个执念,想知道谁说的是真的,争吵的双方谁是对的,谁是错的。但公司的发展历程中,董事会看的是业绩增长,股东需要资本的回报。

马克·伦道夫无法在营销、管理、资本上为公司发展带来更多能量,他就已经完成了在公司产品设计上的使命,就该让位给能给奈飞新方向的里德·哈斯廷斯。

奈飞这种绝对坦诚的沟通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创始人股权方面的公开撕逼,减少了内耗。

不论过去多优秀员工,在双方发展历程中,一定会出现了不匹配的情况,选择好好说再见,能让公司和个人取得双赢成长,这是一种更理性的思维方式。

在阅读《复盘奈飞》能体会到这种精神,对于负面的东西,马克·伦道夫不会回避那种痛苦,但他更想办法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

当他亲手送走那些一起并肩作战多年的老员工时,他知道综合性的创业人才必须让位给专业管理精英,才能把公司带到更高的位置,这也包括他自己。

3、 创新不来自顿悟,而是被现实问题的推着往前走

故事神话了创业,把创新抬到了天才、精英的高度,但现实就是普通人扎扎实实处理一个个面前的具体问题的过程。

当马克·伦道夫和里德·哈斯廷斯的公司被收购,被告知没有职位。他们迫不得已选择创业,带着几个同样担心失业的同事开始寻找道路。

个性棒球棒、给宠物定制狗粮、邮寄个性洗发水……经过讨论、测试,终于找到邮寄录像带看起来比较靠谱的项目。

开始邮寄售卖DVD时,没人要买,被逼得和索尼联合,免费赠送1张DVD。当亚马逊开始DVD售卖,就被迫关闭售卖,专注DVD租赁。

还有免费试用、无逾期滞纳金、会员包月无限制观看等都是被竞争对手逼出来。

至于后来的高分电影、喜欢推荐等算法个性化服务,也都是被现实问题推着走出来的创新。

最后,总结一下《复盘奈飞》这本书给我的收获,梦想是具体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实现真实的创新和成长。

保持热情,解决问题,用实践检验真理,专注做好自己擅长的那件事,放弃注定会败给别人的业务。